正在作画的杨希端


荣誉证书



  

   电话:0357-2112913
   地址:山西临汾市交通局
   邮编:041000
一生“偏官”无遗憾 艺术事业辉煌
  夏日夜晚,霓虹灯下的解放东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夜市的繁闹,冲破云层,直到九霄云外,位于这条大街的交通局三楼。临街有一间屋灯光闪闪,这就是交通局原工会主席书法家杨希端先生的办公室。进门一看,眼前呈现的全是文房四宝。墙上挂满了书画,书架桌椅上堆满了各种画册画报,就连床头,也是书籍成堆。再看办公室玻璃板下的影照,全是当今活跃在全国文艺各界的巨星名人和杨先生的活动留影,有歌唱家彭丽媛、宋祖英、刘斌、吴琼、关贵敏、谢丽斯、王洁石;有电影电视导演和演员谢添、王新刚、赵子岳、刘晓庆、刘江、葛存壮、刘兰芳;相声演员冯巩、李金斗、李建华、王谦祥、李增瑞、丁广泉;小品演员潘长江、郭东临、张大礼;作家贾平凹谢俊杰、胡文龙、朱希和;画家张一潜、王有政、赵望进、田树苌、崔俊恒、祝涛、李代远以及我市文艺界名人任跟心、郭泽民、崔彩彩、许爱英、潘国良等。也有省地市各级党政领导。书柜里存有不少名家字画。其中有卫俊秀、力群、董寿平等书法力作,有范曾、程十发、刘文西、王有政、王西京的国画珍品。我市名画家的原作更是不计其数。如果是位客人,遇到这种情况,不知如何给主任定位,是领导是书法家还是画家?是收藏家,还是经济人?是作家,还是演员等等。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他是一位人们特别熟悉、德高望重的大名人,他是我们文艺界名副其实的、修养造诣很深的、非常难得的好朋友、好领导。本人善长书法,是位书法家,由于他德艺双馨,成就卓著被聘为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主席;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省书协会会员。社会兼职较多,是我市文联、市美协、市书协顾问、市年画院、尧都画院副院长等。他对我市大型文艺活动和书画活动的支持与贡献将在我市文艺界的史册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杨希端先生虽已步入古稀之年,但身体健壮、身心健康、心胸开阔、豁达。乐观的情绪,安乐的家庭,使他格外显的青春焕发、从容自信、潇洒幽默。当人们问他祖籍时,他会风趣幽默的回答:“问我家住哪个县?中共中央国务院,山西省委万荣县。”在他工作的履历表上,曾当过地区杂技团长、文工团长、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等。这些官对他来说,都是办具体事情的官,是虚职,戏称“官”。但他活的逍遥自在。为人正直,热情相助,善交知己,对人一视同仁,不卑不亢。再大的官职,从不媚俗,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杨先生“到大官之家犹如走平路”,直来直去。官场的朋友很多,在市场经济人情很重的今天,别人不能办的事情,不好办的事领导派他去办,而他办的很好,别人难办的事情,别人办不到的事情,他一出头办到了。在领导和群众心目中,他的份量很重,“偏官”好于正官。在官场上,他有好多次提升的机会,他认识掌权的高层领导也不少,但他从来不向领导伸手要官,不跑路子,他对人生澹泊明志和他相处过的人都非常了解他的人品。只要是领导安排的工作,或是朋友相托的事,他能尽力去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多年来,在地区文艺宣传工作中,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地区领导、宣传部门的领导对他评价很高“说老杨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同志们都说他工作办事象演魔术,变戏法一样,能把最难办的事情办的又快又好,非常轻巧。他像一块磁场,很有吸引力,能把全区及至全国的文化艺术人才凝聚在一起,交成好朋友。凡是地区的大型会议组织安排,只要老杨出头,领导就放心,就能使会议开的圆满成功。每逢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八一、国庆节组织全区乃至全省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歌咏比赛、文化下乡,只要有老杨参与,都能胜利完成演出任务,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七十年代他带领的地区杂技团,省文化厅抽调8个节目参加全国杂技比赛获了大奖,并拍摄了电影“百花迎春”。他组织编排的舞蹈、表演唱在全省交通系统演出比赛连续获得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节目多次在省电视台五彩缤纷栏目上演、颁奖。近几年他组织排练的三百人威风锣鼓队、百人军乐团、百人秧歌队、还有文工团,多次承担省、地大型演出活动任务,多次荣获大奖。为活跃省全区文化生活,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给地区和单位争取了荣誉。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偏官”人物,能指挥调动千军万马,能把全国著名的文艺巨星调到临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能多次组织全国书画名家来临汾交流书画展,为我市的文艺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多年来,屡次被行署,交通局党委评为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和优秀干部等。98年被地区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二等功;2000年,被地区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一等功。这就是最好的回报和例证。
  他爱书法,如痴如醉,从小就有灵气,钢笔字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工作以后多与文艺界人士打交道。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正规的钻研书法。从临帖开始,学习书法大师王羲之、张旭、怀素、颜真卿;学习元代赵之昂;明代董其昌、文征明;清代王、石涛、八大山人、扬州八怪、民国时期于右任、吴昌硕等。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书法艺术认真领悟,一招一式的学,昼夜临摹,逐渐悟出一些书法艺术的一些道痕。尤其是近年来,接触艺术界名流机较多,交流的机会也多,从中加深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鉴赏,吸收各家之长,溶汇于自己的书法之中,在传统用笔的基础上,他调动了自己全身的灵气理念,随书法精神的容量,进一步加深理解。把笔顺重新组合、构成,在书法领域里,别开生面,推陈出新,形成独具一格的风貌。他的书法刚健有力,力透纸背,行笔流畅,文尔典雅,像人的容貌样,点是点,撇是撇,眉目清秀,耐人寻味。有的书法学习甲骨文,采用形象和衬托的手法,给人以美感。如“马”字,在书写时,有意将马字写的前伸后缩,形似马头和马尾,面的点延长,像似马蹄。用文字再现一个抽象马的形象。他写“虎”字,有意把草体虎子的竖划拉长,时断时连,犹如虎的尾巴。是书法,也似一副水墨画。用笔时,有意在淡墨笔尖上蘸上浓墨就书协起来,外深内淡,干湿变化有致,更富于几分神秘色彩。古人云:书画同源“。在他的书法中显的尤为明显,年年春节,年画院为群众承印门神、春联,总他的书法作品,因为他注重把握书法的“法王尺度”,苦心经营,作品雅俗共尝,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多年来他在书法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展荣获多金、银奖、佳作奖或被国际国内名人、政要、美术馆收藏,书画作品和艺术等多次被多家电视台、报刊媒体专题报导,并入编全国十多家出版社书画名家精品集,留传后世。
  在经济腾飞,人的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之时,对文化艺术要求已成为整体生活的一部分,投资商、企业家也把艺术品收藏列为大热点。但我们缺少这个市场和推广人。书画家的作品找不到推销人,经常被代销者暗算。而投资者又不识货,不辨真伪,经常被社会上所为的“梅王”、“花王”、“竹王”等所蒙骗。这中间非常需要一个热心又内行的人来充当介绍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澜珊处。我以为,这一工作的最佳人选当属杨希端先生。其实,杨希端先生多年来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他似乎已成为广大书画家心目中不是经纪人的经纪人。在艺术家与企业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他把外地画家拉入本地市场。同时,又把本地画家推向外地市场。他给画家拉赞助、办展览、出画册、当主持人,参加书画家的笔会,直到婚丧嫁娶,有求必应。他是书法家,又是社会活动家,成为书画界不可缺少的两栖人物。
  最后衷心祝愿杨先生在书法事业上再创辉煌。愿杨先生和书画界同行们的友谊不断增进,发扬光大。为为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